第7章 河渠书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话说《夏书》记载当年大禹治水,一治就是十三年,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回。他走路时得坐车,过河时得乘船,泥地里得踩毛毡,山路上得架桥。他走遍九州,按照山川地势来疏通河道,根据土地情况来确定贡赋。他开通了九条道路,治理了九个湖泊,还测量了九座大山。可那黄河啊,真是个捣蛋鬼,洪水泛滥,对中国的危害特别大。大禹就专门对付它,他决定把河道从积石山开始,经过龙门,一直延伸到华阴,然后顺着砥柱山往东,经过孟津、雒汭,最后到达大邳。

大禹觉得啊,黄河上游地势高,水流湍急,在平地上行走特别费劲,老是出问题。于是他就开了两条渠道来引导黄河。他把河水引到高地上,越过降水,一直流到大陆,然后分成九条支流,最后都汇入渤海。九条河道疏通了,九个湖泊也治理好了,华夏大地终于安定下来,大禹的功劳啊,一直延续到三代。

从那以后呢,荥阳又开挖了一条河道,往东南方向延伸,形成了鸿沟,这条鸿沟啊,把宋、郑、陈、蔡、曹、卫这些地方都连起来了,还跟济水、汝水、淮水、泗水都接上了。在楚国呢,西边修了条渠通到汉水和云梦泽,东边又挖了条沟连通江淮之间。到了吴国,那就更牛了,直接开了条渠通到三江五湖。齐国那边呢,也修了条沟连通菑水和济水。至于蜀国嘛,蜀守冰可是个大功臣,他凿开了离碓,解决了沫水的水患,还在成都中间穿了两条江。这些渠道啊,都能行船,多余的水还能用来灌溉农田。他们经过的地方,都修了渠来引水灌溉,这些渠啊,数以万计,根本数不过来。

老百姓们可享福了,都靠这些渠道过上了好日子。

西门豹这哥们儿,他可不是一般的牛!他引导漳水来灌溉邺地,结果让魏国的河内地区变得富得流油。

后来啊,韩国听说秦国喜欢搞大工程,就想了个法子,想拖住秦国别让他们去东边搞事情。于是呢,就派了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去秦国,忽悠他们说:“哎呀,你们得挖条渠啊,从中山一直挖到瓠口,再把水引到洛河里去,这样能灌溉好多田呢!”秦国一听,觉得这主意不错,就开始动工了。可挖到一半儿,韩国的小动作被发现了,秦国就想杀了郑国。郑国也不慌不忙地说:“我虽然一开始是韩国的间谍,但这渠挖好了对秦国也是大有好处啊!”秦国一想,也对,就让他继续挖。

这渠一挖好,可不得了,那些原本干旱的地方都变成了沃土,一下子多了四万多顷能种庄稼的地,每亩地都能收一钟粮食。这么一来,关中地区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染尘鹤 大明:躺赢公主,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:不肖子孙改我庙号? 大唐贞观小地主 武瞾之谜: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裂石响惊弦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 开局十选三,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第一逍遥 大明发明家:我成了科技大亨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八卦钥匙 汉末三国:大哥,看这大好河山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相父安心养老,和约阿斗去签